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數字化,連眾人印象中的傳統農業,也在被數字化改造。美來眾聯董事長、前先鋒種業中國區總裁劉石認為,數字農業將是未來10年重要的方向。不過,在發展數字農業上中國有不少不利因素。 12月4日舉行的大疆農業新品無人機發布會上,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認為,無人機采集的數字和農業的基礎可以融合在一起,以提高生產效率。 他認為未來農業需要很多數據導入,才可以進行工廠一樣的管理,將來農業會有一個互聯網背景和農業背景的人才融合。 互聯網人才和科技從業者對農業的數字化改造正在如火如荼,機械上加上探頭,無人機噴灑農藥用上衛星定位等。 科迪華也是其中的重要角色,陶氏杜邦合并之后,拆分出三家公司,其中農業板塊就是科迪華,去年收入超過140億美元,營收來自種子和植物保護業務,還有“數字化農業”的業務,按計劃明年上市。 劉石表示,數字農業的先驅是孟山都,2012年孟山都開始做數字農業,孟山都結合已有的種子數據庫開發和推出了“一體化農田耕作系統”,同年6月以2.5億美元收購了精準播種公司,利用分析土壤中的數據,實現非均勻播種,2013年,孟山都以9.3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的氣候公司,孟山都稱數據科學的發展能幫助美國的農民發掘每英畝30-50蒲式耳(即每畝120-160公斤)的單產潛力。會給公司帶來200億美元的額外創收機會。 孟山都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農業,1996年轉基因產品上市,成為行業巨頭,但孟山都認為轉基因還不能代表行業未來,數字農業才是行業未來方向。 孟山都在數字農業上探索構思了一整套系統,在很多技術上面遙遙領先,其構思宏大,資金實力雄厚,其他競爭對手在2015年才覺醒過來,開始做一些技術、設備方面的布局,但是整體上看是行業跟隨者,缺少整體上發力。 劉石在2014年開始認真琢磨數字農業,他認為數字農業包含四個方面,分別是物聯網、大數據、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。 物聯網是將傳感器、探頭等連接起來,在大棚、溫室上可以使用,需要先有模型,再建設施,系統是封閉的。 大數據是將物聯網數據、衛星數據等結合起來,關注大田農業生產,不僅是生產過程,還包括投入產出等。 精準農業是以農業機械為基礎的自動化控制系統,包括變量播種、施肥和無人機噴灑農藥等,要求在各個場景下執行精準。 智慧農業核心是軟件,實現自動控制。 劉石預言,未來十年拜耳和孟山都的組合可能會主導整個世界農業,通過數字農業發展對傳統領域形成降維打擊。 劉石構思了一套名叫AOS的數字農業系統,把農業生產過程進行數據化改造,將生產、銷售完整串聯到一起,考慮因素眾多,還在一些環節引入金融支撐。 “孟山都的數字農業是閉環的,跟其他公司產品兼容性可能存在問題,社會資源難以一起聚合,我做的數字農業是開源的。 ”劉石表示,孟山都在數字農業方面做得比較早,整體上可能存在一些缺陷,而后來者可以做得比較巧妙。 目前在農業上采取的一些技術應用,比如土壤水分檢測、探頭識別種子播放,是在某些具體點上發力,但農業涉及因素眾多,如果缺乏整體理解和把控會導致價值并不大。 “比如目前在用的拖拉機耕地就無法做到精準、耐用,更不要說無人駕駛的情況下了,現在很多最基礎的工作還做不到。 ” 中國在農業上依然有不少先天不足,其中重要一條是資源分散,劉石近年來還在探索農田托管,就是農戶將土地托管給他成立的公司來管理,“現在訂單很多,但是幾戶人家不同意就沒法執行下去,具體落地的時候會有很多困難。 ” 來源:農業物聯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