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2017年末至今,不到一年時間,國內眾多響當當的名校先后成立農學院,其中不乏北京大學、南京大學、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,農學專業真要卷土重來了嗎?難道未來的農民都是名校大學生了? 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農學院 近年來,不少綜合性大學密集增設農學院,曾經弱勢的農學專業,突然成了“香餑餑”。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么是農學? 農學指的是農業科學,是一門研究與農作物生產相關領域的科學,主干課程就是作物學。可以說是一門關乎國民生計的重量級課程,它的側重點在于科學,這是與傳統農民作業最大的區別。 我們再來看看, 近年來哪些學校成立了農學院? 2017年12月,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成立。 2018年1月,中國科學院大學現代農學院成立。 2018年7月,河南鄭州大學農學院成立。 2018年8月,中山大學農學院成立。 此外,這些高校紛紛尋找新的學科增長點,力求在科研成果、論文發表等方面爆發,因此農學又一次映入人們的眼簾。農學的春天是否會到來?我們拭目以待。 為何農學院突然成了“香餑餑”? 長期以來,農業被很多人認為是落后產業,農學讓許多人“敬而遠之”,一些農業院校也走上了綜合性辦學道路。那么,為何農學院突然成了“香餑餑”? 國家政策方面 隨著國家對“三農”、鄉村振興等的大力支持,農學專業的振興被提上了日程,這是農學院生根發芽的根本土壤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,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“三農”工作隊伍。 今年10月,教育部、農業農村部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了《關于加強農科教結合 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.0的意見》提到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現有涉農專業,在未來5年建立多類型、多樣化的農林教育人才培養體系,完善農科教協同育人機制。 由此可見,國家對“三農”工作的持續重視。 農業內涵方面 如今的農業正在逐步走向科學化、商品化、集約化和產業化的道路?,F代農業內涵已不再是種菜種糧、養豬養雞范疇,已延伸至營養、動植物檢疫、食品加工、克隆,甚至農藥、化肥、農產品的國際貿易以及農村社會的發展、規劃、開發等諸多方面的內容。 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,很多農業類專業不斷“更新換代”。傳統的種植類、飼養類專業已被動物醫學、園藝、農業工程等專業所取代,不少農學院開設了農業生物技術科學、農業經濟與管理等更加“新潮”的學科。 農業人才方面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勝毅表示:“國家對農業高等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,現在大學,包括農業大學的畢業生,官方就業率基本在90%以上。但到農業農村一線的畢業生,遠不能滿足農村當地或國家需要。” 隨著我國工業化、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,農村有知識的勞動力大量轉移到了非農生產,農業人才短缺日益嚴重。農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也因此不斷上升,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各大高校紛紛設立農學。 以上這些都是農學院突然受熱捧的原因。但如果太多學校都成立農學院,就會造成資源重復,所以農學院也要有序發展,而不是一哄而上。 對農業發展有什么積極意義? 有利于農業被更多人認可 農業在我國國內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不體面、臟、累……大多數人還是對它持有傳統的觀念,對農業有負面心理,不能夠從心底里接受自己是個“農人”。 農學院的出現,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家的刻板印象,讓更多擁有高技術的人才走進農業。 有利于培養農業專業人才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,“無農不穩”,事關億萬人吃飯問題的農業,是國民經濟至關重要的基礎,農學院的學生們可謂肩負重任。 曾經,農業院校的門檻低,同批次降分錄取也是存在的。所以在選擇院校時,有很多人都并不是因為喜歡農業報考了這個專業,這導致很多大學生都抱著“混”的心理上大學,畢業后,農業專業技能也比較低。 但隨著各大名校開設農學院,就意味著這一塊被人們重視起來了,對學生要求也會增加,能使更多真心熱愛農業的人上農業大學。畢業后,就會有大量涉農專業的人才進入農業生產領域,對于壯大農村人才隊伍具有重大意義。 有利于科研技術對接農村 高校聚集了一大批科研人才,許多涉農科技成果沒有合適的手段和渠道向農村地區轉化,設立涉農學院和專業后,就搭建了一個對接農業的平臺,有助于更多的科研成果轉化和輸送到農村地區去。 目前,很多農業企業、農業項目的出現,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,同時,各地“科技小院”的興起,也為農業大學生與農民搭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。 你會去學農,成為一個農民嗎? 由于各種原因,很多人對“農業”“農村”“農學”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,導致農業大學的社會認可度不高。不過隨著各大高校紛紛設立農學院,相信不久的將來農學或將成為醫學后又一個高校布局的熱門領域。 如今農民已經不再是身份而是一種職業,那么如果給你一次機會,你會去學農,成為一個農民嗎? 來源:農業網Agronet